2014-09-30
「二十一世紀大學生學習素養談」邀請董事總經理甄韋喬先生作分享
「二十一世紀大學生學習素養談:香港傑出人士的分享」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知識轉移經常撥款資助此書出版。按書中序文所說: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大學的使命是甚麼?大學應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素養?能否培養?為甚麼?有甚麼需要改善的地方?香港教育學院的莫慕貞及顏明仁兩位教授負起這項研究的重任,訪問三十二位社會賢達、企業家、教育家有關這些問題。
董事總經理甄韋喬先生為書中接受訪問的嘉賓之一,甄先生於書中作了以下的分享:
大學生的素養:承擔、靈活、檢討
甄先生認為現在學生水平十分極端,認為現有的大學生普遍都欠缺承擔能力,做事欠缺靈活性,以及檢討能力很低。認為年輕人應從錯誤中學習,持續改善,令自己不再犯相同的錯誤。而且,發現年輕人大多不敢求助別人,故此要有不恥下問之心。
全人發展 放下身段
甄先生認為大學生有很好的學識基礎,但分科太精細讓他們的知識變得單一了,不夠全面,故此個人心態的培育和提升同樣重要。認為學生需要接受其他知識的教育,如:通識或領袖訓練,提供全人發展。而且,甄先生亦勉勵學生,有時候需要「捱」,才可踏上通往理想事業的階梯。
家校合作 訓練鬥心
現時香港社會的生活質素很高,卻讓年輕人失去了鬥心,甄先生建議年輕人多參加活動,培養鬥心。運動可以訓練年輕人的鬥心,令他們知道,輸了也可以爬起來,只要對準目標,便可跨越困難。父母的過份呵護會對子女造成不良影響,故甄先生認為不能把責任統統推到老師或學校身上,家長亦需要下苦工。有良好的家校合作,再加上多參與社會事務,年輕人就能在心態上有所提升。
總括而言,甄先生認為年輕人做事要有承擔,無懼困難,同時要靈活變通,不恥下問,從錯誤中學習。大學教育則應注重培養年輕人的心態和鬥志。
「二十一世紀大學生學習素養談:香港傑出人士的分享」的封面 |
書中目錄 |
節錄自書中第131頁 |
||
節錄自書中第132頁 |
節錄自書中第133頁 |
節錄自書中第134頁 |
||